速速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蜀山悬剑传 > 第四百零二章 扶桑隐术

第四百零二章 扶桑隐术

白复毫不犹豫,一把抓住黑衣人首领,旋风般冲向洞外。

    刚冲到洞口,身后一股气浪涌来,白复拎住黑衣人,双臂一张,象大鸟一般飞身而下。身后洞穴随即崩塌,落石将洞口牢牢堵上。

    手中拎着一人,白复身法没有平日灵活。每落数丈,足尖在岩壁一点,减缓下坠速度。

    白复一声长啸,呼唤阮氏兄弟。阮氏兄弟已在崖下等候多时,操舟疾驰而来,泊在白复身下。

    白复一个盘旋,稳稳落在舟上。

    ……

    回到夔州,白复开始盘问黑衣人首领。刑讯逼供,白复现在可是一把好手。倭贼起初自诩东瀛武士,硬汉铁骨,一心求死,打死不招。但在白复毛骨悚然的手法下,心胆俱寒,无所不从。

    此黑衣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在武侯祠刘备墓,抓走白复和唐离的扶桑人北条卫门。

    白复终于找到唐离的线索了,急切问道:“你们把唐离抓到哪里去了?”

    北条卫门听了半天,才弄明白唐离是谁。他战战兢兢回答道:“唐离是唐门世子,虽被我们挟持,但不敢怠慢,一直好生招待。

    我们本想将他带离巴蜀,在洛阳一带落脚后,用来和唐门交换条件。没想到刚出益州,就被人救走了。至于他为何一直没回唐门,我们不得而知。”

    白复忙问道:“何人将其救走?”

    北条卫门回忆道:“是个美艳的苗疆姑娘,好像是五毒教的人。对了,唐离认识她,两人熟识。”

    白复心念一动,心道:“难道是她,不会这么巧吧?可是唐离获救后,为何不回唐门?”

    白复百思不得其解。

    随后的审问中,白复得知唐恺的下落。唐恺深知背叛唐门的后果,不敢久居中原。在长安待了数月后,他跟随扶桑的遣唐使,东渡扶桑,得到倭国天皇的热烈欢迎。

    唐恺将许多唐门制造兵器的方法敬献给天皇,天皇大喜,将其奉为天照大神护法,尊为倭国国师。

    唐恺自小聪慧武勇,根据手中一卷《武侯神策》记载的独门功夫——五行遁术,结合唐门暗器功夫,开宗立派,创造新的一种功夫——隐术!隐术被扶桑武者尊为无形术,分为‘飞行术’、‘暗器术’、‘施毒解毒术’三绝。

    唐恺根据唐门暗器秘本,设计出撒菱、隐刀、吹矢、隐杖、手甲钩、水蜘蛛、苦无、闻金、坪锥、问外等独门暗器。

    在得到天皇重金支持下,唐恺效仿蜀汉丞相府校事司职能,以伊贺、甲贺、纪伊、武藏、甲斐为基地,替天皇训练了一支神秘部队,培养了一批刺客,为天皇从事秘策、破坏、暗杀、收集敌方情报、搅乱敌方基地等种种隐秘活动。

    这批刺客神出鬼没,为天皇立下赫赫战功,被天皇誉为“隐者”!

    不过,唐恺在根据道家典籍《抱朴子》创设内功心法时,出现了偏差。

    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卷十七·登涉》第五段记载:“入名山,以甲子开除日,以五色缯各五寸,悬大石上,所求必得。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九字,常当密祝之,无所不辟。要道不烦,此之谓也。”

    所以,‘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九字真言又名六甲秘祝。

    可是唐恺在抄录这九个字时,把“阵列前行”误抄成“阵列在前”,所以唐恺所创隐术的九字真言就变成了‘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

    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唐恺所创隐术,一字之差,导致最终未能进入武道化境,仅停留在格斗武技阶段。这是后话,这里按下不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