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速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大炎不良人 > 第四百二十四章 朝堂小事儿

第四百二十四章 朝堂小事儿

之后,也就散朝,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去了。

    开完大朝会,还有小朝会。

    到了小朝会的时候,一众官员倒是安静下来了,哪怕之前在金銮殿上吵得脸红脖子粗的官员,到了这里,也不会继续争吵下去,因为争吵没有意义。

    小朝会的事情很简单,就八件事。

    第一,镇北军死守嘉州城,挡住赫连力阳的二十五万大军;

    第二,镇南军镇守巫州边境,寸步不退;

    第三,福州等地的叛军,尽早剿灭铲除;

    第四,继续征兵、收缴赋税,而赋税可以从商户入手,确保国库始终保持着充盈状态;

    第五,拟定一批功勋卓著的官员,该赏赐赏赐,该晋升的晋升;

    第六,再杀一批贪官污吏,查抄家产,以此来充盈国库;

    第七,开始准备秋闱,选取可用人才,至于今年避暑事宜,就此搁置;

    第八,加派人手,继续寻找失踪多年的大皇子,还有燕王世子李嗣源,宰相之女徐诗芷,同时,再次恩赏燕王李刚,并且下一道圣旨,让他于中秋佳节,回京一趟。

    这八件事都是宰相提出,炎武帝首肯,然后,其他一众官员直接去实施,根本没有出现任何的推诿和争议,在这几件事确定之后,除了宰相徐肱之外,其他人都先后离去。

    -------------------------------------

    “西北的战报,你看了没有?”炎武帝斜靠在书案后面的软塌上,一边翻阅奏章,一边随口问道。

    “看过了。”徐肱坐在凳子上,恭敬的回道。

    皇室历来重视礼仪,尤其是在儒家独大的大炎王朝,更是如此,不过,从先帝开始,到炎武帝,虽然也很重视礼仪,却也没有那么重视,在小朝会议事的时候,前来议事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坐着的。

    相对于那些第一次来御书房的官员,坐在凳子上,也坐的战战兢兢,只敢坐半个屁-股的官员,徐肱这些大臣,则没有那么小心翼翼,有些事情,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像这种虚头巴脑的小动作,一直不受炎武帝喜欢,而这些大臣也知道这一点儿,平时也不注重这些。

    “那你怎么看?”炎武帝抬起头,看了一眼徐肱,又继续翻阅奏章,随口问道。

    “西征军的处境不妙,身陷囹圄,想要撤出来,估计很难。”

    “那你觉得西征军该不该撤?”

    徐肱似乎早就想过这个问题,在炎武帝问起之后,他直接摇摇头,想也没想的说道:“臣以为,不能撤,不但不能撤,还应该主动进攻,一旦撤兵,之前十数万将士用鲜血换来的疆土,将会全部丢失,后果不堪设想。”

    “嗯。”

    听到徐肱的说辞,炎武帝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没有发表意见。

    “殷元魁跟你想的一样,看看他的奏折吧。”

    炎武帝随手从一堆奏折里面抽出一本,丢给徐肱,徐肱接到之后,直接打开翻阅起来。

    奏折上的文字不少,洋洋洒洒上千字,不过,徐肱也很快看完了。

    等到徐肱合上奏折之后,炎武帝就开口问道:“对于殷元魁说死守康城的想法,你怎么看?”

    “此法甚是稳妥,殷元魁不愧为大将军,能力出众,只是”

    说到这儿,徐肱看向炎武帝,观察着炎武帝的表情,欲言又止。

    “说啊,吞吞吐吐的做什么?”炎武帝微微皱了皱眉头,有些不悦的说道。

    “是!”

    徐肱应承一声,连忙说道:“此法虽然稳妥,可是,想要坚守康城,不是什么易事,现如今的西征军是一支孤军,没有太多的支援,单凭不到三十万人的西征军,真的守得住吗?”

    “另外”

    徐肱又看向炎武帝,欲言又止起来,只是,看到炎武帝再次皱起眉头,不等炎武帝发话,徐肱继续说道:“另外,自从李嗣源失踪之后,燕王的态度就不明确,万一,我是说万一啊,万一燕王反了,那西征军就要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境况,到了那个时候,西征军可就真的是孤军了。”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置此事?”

    “办法陛下已经提出了,静等结果就是。”

    “哦?朕什么时候给过办法了?”炎武帝一脸不解的看着徐肱问道。

    徐肱看了一眼炎武帝,低下头,拱手道:“燕王到底会不会反,就看燕王接到圣旨之后,会不会按时抵达京城了。”

    “若他按时抵达京城,该如何?”炎武帝又问道。

    “若燕王抵达京城,其年事已高,自当在京城颐养天年。”

    “朕的皇叔,年岁不高啊,颐养天年,如何早了些?”炎武帝有些为难的说道。

    “不早,按照祖制,当如此,也该如此,于情于理,与国与法,燕王都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

    炎武帝沉默了,紧蹙着眉头,似乎没有被徐肱说服。

    在沉默了一会儿之后,炎武帝并没有做出决定,而是问道:“若他不来京城,又该如何?”

    “削藩!”徐肱缓缓地吐出两个字。

    “现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削藩是不是不合适啊,毕竟,他是朕的皇叔啊。”炎武帝又皱着眉头说道。

    “正因为是用人之际,削藩更是势在必行,藩王的属兵太多,这不符合祖制啊,陛下!”徐肱再次拱手道。

    炎武帝在沉吟片刻,紧蹙的眉头缓缓舒展开来,看着徐肱,点点头,说道:“徐爱卿言之有理,不愧是朕的肱股之臣啊。”

    “臣愧不敢当!”

    “呵呵”

    炎武帝笑了笑,没有说什么,而是又拿出一份奏折,让太监递给徐肱。

    “看看这份奏折,说说你的想法。”

    徐肱起身接过奏折,再次坐下之后,翻阅起来,相对于殷元魁的奏折,这份奏折的文字就多了很多,足足几十页,而这厚厚的奏折当中,通篇只提到了一个人,许一凡,奏折当中的内容,都是许一凡从过了玉门关之后,一路的所作所为,事无巨细,全都赋予纸上。

    过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徐肱才看完这份奏折,然后,抬起头,看向炎武帝,开口道:“陛下,这”

    “此子如何?”炎武帝不等徐肱说完,直接问道。

    “很好,此子乃国之栋梁,当用,且重用之!”

    说完这句话,徐肱发现炎武帝那始终没有什么表情的脸,明显多了一份笑意,可是,徐肱却在犹豫一番之后,开口道:“只是,此子身份不明,身世不明,还需慎用!”

    炎武帝没有说话,脸上的笑意渐渐敛去,也不说话,就那么看着徐肱,而徐肱也看着炎武帝。

    在一番沉默的对视之后,徐肱率先开口道:“陛下,请三思!”

    炎武帝却不在去看徐肱,而是低下头,淡淡的说道:“朕会考虑的,下去吧。”

    “陛下”

    “下去吧。”

    徐肱还想说些什么,可是,在看到炎武帝这个态度之后,徐肱只好起身告退,临走时,他看了一眼低头批阅奏章的炎武帝,眼神晦暗,轻轻地叹息一声,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

    在徐肱离开之后,炎武帝丢下手里的奏折,抬起头,看向门口,眼神也变得晦暗不明起来。

    良久之后,炎武帝才喃喃道:“你也要反对朕吗?”

    殿内只有炎武帝和一个太监,炎武帝口中的你,不知道是指宰相徐肱,还是另有他人,真实的答案,可能只有炎武帝自己心里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