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速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覆秦从计划开始 > 第二百二十七章昆儿要站在皇帝的角度考虑

第二百二十七章昆儿要站在皇帝的角度考虑

的雪人,朝王雅笑道:“一个是你,一个是我,像不像!”

    不知怎么的,当赵昆的话音刚刚落下,王雅突然感觉鼻子酸酸的,眼泪不知不觉的流了下来。

    “公子,你的手……呜呜呜……”

    等两个雪人垒好的时候,赵昆的手已经冻得通红。

    王雅都看在眼里,所以感动得无以复加,她也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就上前抱住了赵昆,哭得稀里哗啦。

    结果“噗通”一声,两个人同时摔到了雪地里。

    我靠!

    又这么突然,神经病啊!

    赵昆推了推身上的王雅,不满的瘪嘴道:“你很重诶,穿这么厚,难怪说不冷。”

    “哼!”

    王雅哼了一声,搂得更紧了,似乎早已鼓足勇气的说:“公子,雅喜欢你,一直都喜欢,娶我好不好。”

    “什么!你又来?”

    赵昆一下子坐了起来:“不是给你说过吗?这件事我做不了主!再说,你爹可不想把你嫁给我!”

    听到这话,王雅又有些发愣:“父亲为何不想我嫁给你?”

    “这个我哪知道!”

    赵昆甚至来不及拍身上的雪,就翻身爬起来,朝王雅说:“就当刚才的事,没有发生,我要去吃早饭了。”

    说完,转身就走。

    看得坐在雪地上的王雅,一愣一愣的,隔了半响,才抹着眼泪,气鼓鼓的道:“坏家伙!”

    其实赵昆堆雪人,完全是想讨好王雅,然后顺势引诱她拒绝这门婚事。

    结果,王雅根本不按套路出牌,上来就一个扑倒,然后让赵昆娶她。

    这完全出乎赵昆的意料,所以他说走就走,毫不迟疑,甚至有点像穿上裤子不认账的渣男。

    等赵昆吃完早饭来到书房的时候,嬴政已经坐在椅子上看起了奏折。

    见到赵昆,嬴政呵呵一笑:“来,咱们继续研究始皇帝的奏折!”

    说完,就随手拿起两份奏折递给赵昆:“你看看这两份奏折,有没有想法?”

    赵昆习惯的接过奏折,皱眉看了看,然后陷入沉默。

    嬴政也不催促,坐在一旁,边喝茶,边看自己手中的奏折。

    这已经不是赵昆第一次面对国家大事,所以他很慎重的对待此事。

    沉默良久,赵昆给出了建议:“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得知道国库还有多少钱。”

    “不错。”

    嬴政端着茶水顿了顿,然后笑着点头。

    那眼中,是抑制不住的欣赏之色。

    他其实早已看过奏折,现在让赵昆看,有考校之意。

    作为一个领导者,首先要洞察问题的根源,才能解决问题,要是自己都不明白缘由,就容易被人左右。

    比如扶苏就有这毛病,容易被某些不必要的顾虑左右,导致做事情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赵昆虽然年纪不大,但老成持重,光这洞察力,就不是他别的儿子能比的。

    “那你就当国库还有100万钱吧。”

    “怎么这么少了?”

    赵昆有些诧异。

    他可为始皇帝赚了数千万钱,这才多久,居然只剩下一百万钱?

    这始皇帝的花钱能力也太离谱了吧!

    似乎看出了赵昆的不解,嬴政苦笑着摇了摇头:“陇西郡战事,耗费了至少五千万钱,其余各地也是用钱如水,始皇帝也没办法啊!”

    听到这话,赵昆不由眉头紧锁,心说果然不当家不知油盐贵,虽然秦国在地图上看起来不大,但实际上,却大得难以想象。

    至少很多秦人一辈子都没走出秦国疆土。

    想到这,赵昆沉沉的说道:“关中各地的灾情,关系着数十万,甚至数百万人的性命,如果处理不好,会激起民变!”

    嬴政点头,继续聆听。

    ”但马上就开春了,开春之后,就是春耕,虽然不能马上收获粮食,但能让百姓看到希望,不至于走上绝路!”

    说完这话,赵昆深吸了一口气,又道:“可以赈灾,但不能无限制的拨粮,否则总有些不劳而获的刁民出现,希望才是他们活下去的动力。”

    “嗯?”

    坐在椅子上的嬴政,眼睛一亮,不由老怀大慰,心说这小子有点东西,果然不愧是自己看重的继承者。

    虽然心中有些感慨也有些激动,但他没有打断赵昆,继续鼓励他说下去。

    赵昆沉吟了一下,接着道:“至于渭河系部分河道结冰,淤泥堵塞之事,要经快处理,否则春耕之季,百姓恐怕无水浇灌。”

    “毕竟这直接关系百姓存亡问题,所以得及时解决。”

    听到这话,嬴政皱眉看着他:“那就是又要拨款了?”

    “不一定需要拨款。”

    赵昆笑着摇头。

    “不拨款?”

    嬴政面露诧异,这回答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去听赵昆点头道:“可令当地郡守,或者县令,动员当地百姓,让百姓自发参与清理河道,疏通堵塞。”

    “想法倒是不错,可民心不是这么简单的。”

    嬴政哑然一笑,感叹道;“百姓若是能这么自觉,也不用规定徭役了。”

    “义父别急,请听我说完。”

    “哦?还有言论?”

    嬴政被赵昆调起了胃口,不由放下茶杯,仔细聆听。

    “我的办法,其实之前已经告诉过义父了,跟捐粮立碑同路,只不过这次是劳作刻碑,只要主动参与劳作的百姓,都将他们的名字刻在石碑上,然后安置在河道最显眼的位置。”

    话音刚落,嬴政恍然大悟,然后又问:“还有吗?”

    “有的。”

    赵昆点头,补充道:“某些河道,秦律是禁止捕捞的,若是朝廷鼓励那些参与劳作的百姓,可以定量捕捞,我想他们应该很乐意。”

    此话一出,嬴政眼光大盛,感慨道:“驱之以名,诱之以利,比那些严苛的律法,更容易让百姓接受。”

    说完,他砸吧砸吧嘴,一脸玩味的看向赵昆:“说得不错,但不全对。”

    赵昆本想等嬴政夸赞自己一番,然后顺势让他帮忙,结果听到嬴政这么说,面露不解的问:“莫非还有什么我没考虑到?”

    “那倒不是,你已经说得很好了。”

    嬴政宠溺的看着赵昆,点了点头,然后郑重其事地道:“昆儿,你要记住,你现在看的是始皇帝的奏折,所以得站在皇帝的角度看问题;

    说着,眼睛微微眯起,朝赵昆沉沉的道:“如果你站在皇帝的角度考虑,你刚才说得,就有很大的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