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速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振奋新明 > 第九十一章 永历帝的册封

第九十一章 永历帝的册封

翟式耜的想法,只要不是特别过分的要求,就答应算了,反正这般境地下的自己,能给的也就是个名分了。说不准这个名份在什么时候还能起点作用哪。

    “臣请陛下颁旨册封此人为陕北招讨使,挂镇西将军印,负责陕北抗清事宜。”翟式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说实话这个封赏并不高,主要是大家都不怎么清楚李振新的实力。如果清楚了李振新的实力,绝对不会请这么低的封赏。

    永历帝听了翟式耜的想法,觉得问题不大就答应了:“准奏,朕这就命人拟旨,只是这圣旨该如何传过去?”

    皇帝的这个问题可把大家难住了,如果是南方的势力,圣旨费些周折还能送过去。可李振新在遥远的陕北,这中间隔着层层的清兵,想传过去可是千难万难。

    一时间整个朝堂都安静下来了,大家大眼瞪小眼,一言不发,最后都把目光集中到了翟式耜的身上,事情是你提出来的,办法自然要你想。

    面对大家的目光,翟式耜突然慌了,他在这之前确实没想过这个问题。这时候,他都想心一狠自己去亲自传旨。可作为朝廷的兵部尚书这时候确实不能去啊。

    怎么办?他慌乱的四处张望,看着看着就不自觉的把目光盯向了同处朝堂的自己学生张同敞身上。

    感受到了自己老师灼灼的眼神,这一刻张同敞知道,到了挺身而出的时候了。不然自家老师就下不来台。

    张同敞走上前来对永历帝躬身行礼,然后说道:“臣自亲,去陕北宣旨,使义民李振新沐我皇恩,报效朝廷。”

    有了自告奋勇的张同敞,这事就好解决多了。很快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由张同敞带着两名锦衣卫北上宣旨。同时还给张同敞给了一个身份,兵部右侍郎兼陕西巡抚,负责陕西抗清宣慰等事宜。

    这个职位可以说是毫无含金量,兵部侍郎是挂职,陕西现在听说的也就延川一个县在所谓的明军手里,之所以给这个身份是为了宣旨的时候方便。

    因为到了陕北见到李振新之后,总不可能只给李振新一个人授职,他手下的人也要安抚。有了兵部侍郎和陕西巡抚的身份,就可以临时授一些不太重要的官职了。

    当天晚上翟式耜把张同敞叫到了自己的住所,给他交代一些北上的机宜。同时也要安抚一下这位被自己坑的不轻的学生。

    “别山,你此次北上可是前难万险,然而对国朝来说却万分重要。吾听闻这位陕北招讨使手下兵强马壮,特别是火器可不比濠镜的佛郎机人差。你见到此人之后一定要说服其对朝廷和吾皇保有忠义之心,同时想办法让给吾皇派一支火器精兵护驾,最好让其给我们匀一点火器运过来。到了陕北之后不要久留达成目的以后,尽快南返。对了你最好还要说服他给吾皇进贡一批铁瓷等物件作用贡品,好缓解吾皇之困。”

    说这么多的任务,一方面翟式耜当时上奏的时候确实是有这方面的想法,另外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觉得让他北上是委以重任而不是临时让他顶缸,坑自家学生。

    第二天一早,张同敞就带着两名锦衣卫和老师的重托踏上了北上的艰难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