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速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 > 第七章 雁门之战(半推测)

第七章 雁门之战(半推测)

    最后是勤王之师,若是非要说,云定兴这般折腾之后,却是让突厥误会,他倒也能够在功劳簿上扒个边儿。

    但这并不重要了,这功劳大小最终还是要由杨广定,也是要有亲信之人告知他。

    所以这就撞到了云定兴的身上,他打仗或许不会,但是这邀功请赏那自不用多说。

    加上朕的身份,云定兴不是不懂事的人,他定然也会帮衬一二,有这等功劳和帮衬,父亲不就很快被调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同时留守太原一代。”

    李世民的话让一旁的陈光年感觉到了一阵阵的呆愣,就这玩意刚刚他看了全程,他也没看明白。

    “太宗皇帝刚刚还是迁徙了,这手段”

    “算不上太好,这天下能人很多,朕不是神,当然也不是傻子。”

    大业十一年,李氏一族李渊一脉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发展之期,在担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期间他们不断的平定叛乱。

    龙门的母端儿,绛州贼柴保昌,还有差点要了李渊老命的高阳贼酋魏刀儿。

    不断的胜利不断的壮大自己的实力,李世民在李渊的带领下这才算是真正的进入了军伍之中。

    而李家的两个儿子也没有让李渊失望。

    李建成留在了河东老家,不但用来安抚杨广,更是借助李渊崛起不断的结交豪杰,为李渊积攒了不小的人脉。

    同时也为自己闯出来了偌大的名头。

    而李世民则是跟在了李渊的身边,不断的融会贯通,在一次次的战场杀伐之中,不断的让自己成长起来。

    当然,李渊也是颇有本事,剿灭叛贼增强实力,然后突厥进犯之时,他还配合马邑郡守王仁恭一起大胜突厥。

    可谓是坐稳了自己的地位,并且在太原真正的站稳了自己的脚跟。

    而天下也在这个过程之中,越来越是混乱了。

    直到从大业十二年开始,李渊也面临着自己的选择,有人想要让他起兵反隋了。

    “父亲,如今这天下已经大乱,可陛下非但没有更改习性,好生治理国家,反倒是抛家舍业的去了江南之地。

    那日子过的,和当年的陈后主有什么区别?

    可笑我等还在为了大隋兢兢业业的四处平叛,四处征伐。

    如今诸多先生都在劝说父亲,父亲为何不肯同意?”

    此时站在李渊面前的不是他的次子李世民,也不是他的长子李建成,而是同样专门来到了太原的爱女,李秀宁。

    “哎,恐怕不仅仅是那些先生吧,这刘文静也好,长孙家的也好,为父又不是傻子,你那二哥心中是怎么想的,为父也是一清二楚。

    他这孩子,自小就喜欢擅作主张,日后早晚会吃了大亏!”

    李秀宁听到这话之后也是眉头一皱,“既然父亲知道这些,为何既不阻止也不赞同,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女儿不日将会和夫君前往长安,若是若是父亲相信女儿的话”

    “你这痴娃,我这个当爹的哪有不信自己女儿的!”李渊被自己女儿的话气的上来拍了她脑袋一巴掌,“只是这话,为父不知道该不该说。”

    “这里只有女儿一人,父亲有什么该不该说的,都是自家人。

    至于大事这事情拖不得,父亲早做决断也好。”

    “为父最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安危,也不是这件事情能否成功,陛下这副模样,人心已经慢慢的散了。

    为父做担心的是这些年做错了啊!

    当年为父真的没想到天下会乱成这个样子,所以一直把你大哥当成我李家这一脉的继承人培养。

    将所有家族之间的人脉都尽数交给了你大哥,而在你二哥这里,那也是文治武功,治理地方领兵打仗。

    说的难听一些,为家族开枝散叶,扩展名声的路上走的。

    这些年你二哥也很明白,一直克制自己,身边尽数都是一些草莽英雄,江湖人士,虽然也有诸如刘文静这种家族子弟看好,不过终归是不能和你大哥比拟的。

    但我等一旦起兵了一旦起了兵马为父就一定要重用你二哥,毕竟他才是我李家在这方面着重培养之人。

    到了那个时候你二哥势力成了,那让你大哥如何自处?

    到时候一个不慎两兄弟真要是出了什么事情,你让你爹我如何向你们那死去的娘交代啊!”

    听到了李渊的话语之后,李秀宁没有着急,只是朝着李渊笑了起来。

    “女儿还以为什么事呢,父亲若是担心这个,到时候他们若是敢有什么龉龌,女儿就亲自过去抽打他们,他们最宠女儿,断然不会让女儿生气的。”

    就在李秀宁笑起来的那一刻,陈广宁敏锐的感觉到了身边的李世民将自己的眼睛第一次紧紧的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