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速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 > 第十章 再战论坛

第十章 再战论坛

叫做挂羊头卖狗肉你知道么,他的科举之所以叫做科举,那真他妈的就只是叫做科举。

    三省六部制,三省是在晋朝弄出来的,六部是北周宇文泰根据周礼倒腾出来的,他那就是把两个东西柔和一下。

    而且他也没有那么大的权利,否则你以为三征高句丽的时候,三省六部制在那里吃干饭呢?

    再说科举制,你说的他的科举制打破关陇集团,你这话到不能说错,但是和隋朝有个屁的关系。

    隋朝的科举那就是补丁版的察举制。

    真正的科举制有两个特点,其一他要定期举行,其二他要自由报名,只要你身份没有问题,你都可以去报名。

    这两个特点,他隋朝是一丁点都不挨着!

    隋文帝和隋炀帝的诏书说的很明白,诏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就算你看不懂后面你也能看得明白前面,你觉得全国有几个能够见到五品以上的官员,你觉得会和老百姓有个屁的关系!

    隋朝国祚三十七年,一共科举选了十来个进士,你靠着这十来个人你想打压谁。

    而且这十来个人能够查到的,房玄龄,刘焯,温彦博,王贞,韦云起,杨纂,就没一个寒门出身的。

    他总共有记载的科举就三回,这玩意你叫科举的话,你把汉朝的察举制算上去也行!

    我再教你个乖,南北朝时期梁武帝曾经也干过一次事,他在选拔和淘汰尚书五都令史的时候启用了不少寒门学子。

    其二,梁武帝规定五馆之内的寒门学子可以自由报名,只要考试通过无论出身贵贱一律都是有官可做。

    你品一品,那个更像科举?

    史学界对于科举的起源,一直是有争论的,汉朝,隋朝,唐朝都各执一理。

    你出去教教高考学生就算了,别出去装逼,容易被打脸,比如现在!”

    “那他李世民就做了?”

    “刚刚说了半天你是一个字没听懂啊,你刚刚才说了,武则天剿灭了门阀势力,那隋朝没有能够限制门阀氏族。

    不是李世民和李治限制了世家门阀,你靠武则天,你是觉得门阀太弱了还是觉得武则天一个女人当皇帝太容易了?

    汉武帝能够打退匈奴你知道是因为有文景给他打下来家底。

    武则天能够干掉门阀,你就说和李世民李治没有关系,你要点脸行不行?”

    “你说到底也不过就是给李世民洗地!”

    “你要么说事儿,要么就认输,友情体会,胡搅蛮缠会被判罚!”

    “终唐一朝,盛不及隋,你敢说这不是事实!”

    “这当然是事实,我还可以给你确定的数值方便你出去装逼。

    隋朝大业年间人口最多达到了五千万有余,而到了唐朝的开元盛世,不过就4100万人,而这个数字是贞观一朝的三倍。

    然后呢?”

    “然后什么,这还不能说李世民治国无方?”

    “隋朝五千余万,贞观一千来万,你不应该说隋炀帝把好端端的国泰民生下的五千余万人给玩得就剩下一千来万人,你找唐太宗干嘛?

    你刚刚不还说你没本事是因为你爹没起来么,怎么到现在你又不说这个论调了?”

    “历史面人口少那是因为门阀大量的藏匿人口!”

    “你等会儿!”陈光年此时状态越发的好了起来,“你刚刚是不是说了门阀的覆灭是因为武则天覆灭了他们?”

    “对呀!”

    “都他妈开元了,人口都没上来,武则天坟头草都三丈高了,哪儿还来得门阀藏匿人口?”

    “那李世民时期就不能说没有藏匿人口!”

    “他有没有藏匿人口有什么关系么,门阀没了,人口都没恢复到大业年间,你把这口黑锅扣在唐太宗头上,你觉得像话么!”

    对方似乎是有些急了,但也不知道自己现在该说什么,最后直接憋了一句。

    “难不成李世民就是一个完人了,你这吹得也太过分了!”

    看到这句话之后,陈光年似乎想起来了些什么,不由的笑了起来。

    “他是个屁的完人,他喜欢美女,爱好游猎,脾气还暴躁,动不动还会冤枉人,对了这家伙还特别的喜欢排场,喜欢宝物。

    脾气一起来,拦都拦不住,干的不靠谱的事情那是一个接着一个。

    从小他就不是什么好人,满心的阴谋诡计。”

    “你看看你也说了,他不是好人!”

    “可他是不是一个好人,和他是不是一个好皇帝又有什么关系?”